【精华】在报社的实习报告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报社的实习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1
二月中旬到三月中旬这一个月时间,我在《江南时报》进行我的毕业实习。事实上在我进江南时报报社之前,我没有当过实习记者也没有相关专业的学习。去之前是忐忑不安。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步入社会。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李晓静是报社很有实力的记者。在我没有进报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听说了。和蔼可亲的李老师在实习期间给了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在她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和同去报社实习的同学成功地完成了选题南京高校涌动学期革命,并在实习期间采访了明星马伊利、歌星张韶涵和财经作家、管理学者陈惠湘。
在报社做的第一件事情时我还不是李晓静老师的学生。这是我实习记者生涯的第一次采访。在花园路站台观察87路公交车在一个小时内的车况,并采访87路公交车的乘客了解情况。由于不了解当地的路况,我一时半会没有找到花园路车站,还走了很多冤枉路,发现记者对一个城市的交通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是必不可少的本领。由于胆子比较小,也从来没有采访过,一开始错过了好几次机会。看到一位乘客下车,我在他下车那瞬间就有要采访他的打算,可是我最后都只是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叹息。最后眼看着一个小时就要过去了,我迎着头皮叫下了两位等87路的中年妇女,从87路下来的两位年轻女孩。作了简单的问话。最后回报社写下来的消息被肖军老师改得面目全非,心里怪不好意思的。来报社前可以说没有接触过消息,除了在初中时学习过以外再没有锻炼过了。虽然不少科班出生,但毕竟我是学文的,而且来报社前很久时间也没有好好看看消息怎么写。第一次就出如此战果,羞愧。这是我在报社的第一天,也是我跟肖军老师学习的第一天。
正式跟随李晓静老师学习是从第一周的选题开始。第一周的选题是南京高校的三学期制度的学期改革。因为是由我们学校的学期改革提案引发的讨论,所以我和我同学就一同被安排去参加了完成选题的工作。我们在自己的学校对很多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一些采访。因为是同学,工作起来就觉得很轻松。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另外,李老师提供了南京几所高校的领导的联系方式,我们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李老师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写作和新闻写作方面的不足。当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这片文章发出来以后,我真的是很兴奋。我在网上看到好几个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感受到心情劳动的成果,觉得有点小小的激动,也有了一点点成就感。去报社的时候,孔主任还小小地表扬了一下我们。当我们从报亭买回又我们文章的报纸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开心。那种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次的选题可以说是我实习期间最成功的一件作品。也就是从做这次选题开始,我和我同学正式跳槽到李老师门下。除了做选题,我们就是一名小小的娱乐记者了。相对第一天做新闻记者,当娱乐记者着实要轻松得多,也更有趣。采访紫薇马伊利,采访台湾小天后张韶涵。虽然我们并没有能提出一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我感受到其他报社的记者在采访中提问的技术,不管是咄咄逼人还是于情于理。只是我并没有那种见到明星的狂热,我不属于追星的那个群体,没有那样的激情。由此我觉得实际上我是不适合当一名娱乐记者。我没有那方面的求知欲,又如何能设计出恰到好处的问题?在观看了张韶涵在非常大明星栏目的现场后,我和同学中途折回南京书城,去采访管理学者、财经作家陈惠湘。
事实上,我对财经或管理是一窍不通。在座的记者提了很多问题,事实上我除了在书上看到这位作家的大名,和他的经典广告台词外,我没有听闻过这位作家。《突破拐点》这一新作,我们人手一本。但是我找不到重点。只是这个题目让我觉得人生就是如此。也许作家本意也有此。然而在大家都提问的时候,我不得不奋笔疾书。也许这次去的记者大多不是资深的记者,有些问题也提得并不好。我觉得如果没有相关方面的素养或者积累是无法理处具有深度又具有新闻点的问题。最初的三周,我们的生活很充实。后来的选题我们大多没有插手过,或许我们帮不上什么忙。总之没有再做过选题。期间李老师让我们提议一些好的选题。正值考研发榜,我们便作了提议。只是最终没有什么回音。虽然我们花了力气采访了一些考研失败或者成功同学。期间有一些困难,事实上有的同学考得不好,根本不愿意谈。也有约好了时间同意采访的同学在最后关头变卦。而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因为最后结果还没有出来都非常保守。我整理了一些采访的内容,但是到最后选题没有被采用,因此准备也就成了无用之物,但是这些是我劳动的成果,不管最终怎样,能写出来我已经很高兴了。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实习已经走到了尾声。采访中遇到了困难都已经过去了,艰辛的过程有成果出来就已经不再艰辛了。
这是我第一次走上社会,体会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许问题不是专业不对口带来的,也许是兴趣不在此。总觉得自己没有专业素养,一开始觉得辛苦,能感受到的工作乐趣很少,甚至想要放弃。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出了一点小小的成果。放下实习记者的身份,回头望望我走过的这一个月,我发现我并没有能爱上这个职业。只是我从心底敬佩那些记者,不管是新闻记者还是娱乐记者。习期间给了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在她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和同去报社实习的同学成功地完成了选题南京高校涌动学期革命,并在实习期间采访了明星马伊利、歌星张韶涵和财经作家、管理学者陈惠湘。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2
去报社实习的两周里,我感觉收获还是颇大的。
刚开始去的时候,我心里挺担心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忐忑不安的,很怕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更怕自己找不到新闻,导致没有新闻上报。去实习的这段时间,大概了解了当记者是怎么一回事,也算是为了自己解惑了。曾经想过,大学毕业后,自己有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看来,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这份职业。看得出,记者上班的时间很自由,除了会议之类的时间要到之外,只要有新闻可写,就可以不用去报社,我觉得这样的上班时间还是蛮好的,感觉挺自由,更可以充分的支配自己的时间。我们去实习,其实主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说白了,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一天分为两个阶段,半天接电话,半天跑新闻。接电话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而一天里能接到的电话也不多,其实自己本来也是一个局外人,所以在报社里,我强烈感觉自己到一种人情冷暖,我只觉得冷漠也许是我们呆的时间太短,他们可能认为我们只是一个过客,因而也就没怎么关注我们,当我们不存在吧!在外跑新闻的过程中,刚开始挺有激情的,后来就感觉越来越来越累,也许是走的路多里吧!当然,正因为跑新闻,使我熟悉了更多地方,同时也深刻的了解了民生,为了了解情况,我们开始与相关部门打交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锻炼的作用,至少我是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以后再面对问题时会更有勇气去解决它,同时也让我变得更成熟,更了解社会。
因此,我建议:再有机会去实习的情况下,同学们应该把握这次机会,我相信你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的。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3
20xx年暑假 一个介于我的大学生活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假期,总共有将近两个月的自由时间。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大学生活已经度过了一半,但在自己的意识中似乎只是不经意的一瞬。
回首往事,不禁一种强烈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于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假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无所事事了,我必须做点什么。同时,经过自己十余年的知识积淀和两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也确实需要一个平台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实际水平,既能总结过去,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找点支撑。
于是期末考试刚结束,7月5日 假期开始的第一天,我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黄冈《鄂东晚报》报社参加实习。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实际的新闻采写,而真刀真枪的`实践也能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升华、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实习也就成了我这个假期的重头戏。
来到报社,我被分配跟随《鄂东晚报》采访中心副主任熊庆萍老师。后来,熊老师又带了一个实习生 一个来自华科的女孩,自然我们俩成了搭档。像其他实习生的经历一样,开始的一两天我被要求去看报社以往出版过的报纸,我发现我不再像以前实习那样视其为一件不可推脱的负担,通过看报纸我熟悉了《鄂东晚报》的一贯办报风格,了解了报纸所注重报道的新闻类型,掌握了报纸基本排版规律、新闻稿件构成等诸多的信息,在我以后的实习过程中证明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提高了我写作稿件的成功率。
在随后实习的日子里,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黄州各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调查的选题。这次稿件的采写过程成为我本次实习中最难忘的经历,并且这篇稿件也成为了自己实习中所撰写的众多稿件中甚为自豪的一篇。
实习那些天,正是黄冈天气较为炎热的一段时间,每天气温都是35度以上。为了搞好采访,我和搭档头顶烈日,常常是挥汗如雨,总共花费了四五天的时间去深入到黄州各小区采访第一手资料。我们的足迹遍及城区东坡、东门、八大地、安居等七八个小区,几乎走遍了黄州城区的大街小巷。
自古英雄多磨难。这篇稿件也真是做到了三易其稿。采访完成后,我梳理资料,借鉴网上的信息,查阅有关书籍,把稿件整理好,一次次送到《鄂东晚报》房产周刊的谢老师那里去审查,严格的谢老师总能从中找出很多不足,于是我就一遍遍的在拿回来改,心里真是很不情愿。但是,可喜的是,一次次稿件的失误之处越来越少,稿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专业,黄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一篇高质量的稿件见诸报端。
此后,我在报社又相继参与并撰写了农民工受伤、未成年人进网吧、区工商局表彰大会、夏季饮料消费调查等一些稿件(具体数量并未清点,也并未留有底稿),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屈指算来,从7月5日开始,一直到8月4日结束,我总共在《鄂东晚报》待了一个月,自己是受益匪浅。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外,我觉得最宝贵的就是我在报社里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几个实习生既从各位报社准记者那里学到了很多教科书里根本就没有的东西,并且我们几个人还在一起玩得很好,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实习结束后,我就回到了青岛老家,在家里一直是挺无聊的,没有什么愿意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事情需要我去做,每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看看电视什么的,偶尔也会出去上上网,但是不经常,因为父母在身边,不能表现的太堕落了,装装乖孩子还是应该的。
在报社的实习报告 篇4
即将大三的我,暑假里经家人联系,来到xx报社·xx,做一名实习生,我的暑期实习报告。从第一天没有归属感地坐在角落翻报纸,到现在翘着"二郎腿"在编辑部一台电脑前写实习报告,一个月实习期就这么过去了,深感时光飞逝,认真做事,时间就是过得快呵!通过这一个月在报社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我熟悉了一些新闻采写的知识。因为我不是学新闻专业的,所以在采访这一环节上没有太多经验,经过一个月实习,在指导老师尤黎明以及另一位实习生xx的帮助下,通过前后六次采访,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能学到知识总是在得到教训之后。
记得x月x日那天,去采访"原棉纺厂停水事件",上午8点半,我和xx赶到现场后,对去居委会反映情况的群众以及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大概采访了下,照了一些照片,就觉得素材够了,急冲冲回到报社准备写稿。回到报社,尤老师问了一句:"你们进到居民家里了吗,不实地调查透彻怎么就可以写稿子了呢?",我们一下子泄了气,只得返工,影响了工作效率。后来蹲点抓拍"交通违章"照片那次,我和韩天就很认真地用了两天时间,对三门峡各个重要路口都进行了实地调查,最后写图配文之前,采访了一个交警,问清了有关交通违章的名词后,才开始动笔,。在写稿方面,经过多次亲身体验,我明白到,写稿子和写文章是有很多不同的,写稿子需要高度凝练、高度客观。写《暑热里,有个热词叫"中招"》第一稿的时候,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千多字,很过瘾。随后和尤老师在一起改稿子,因为我的不够凝练、不够客观,反复改了四、五次,字数压到二千字,才符合要求。后来写《民营书市风光不再》的时候,我就很客观凝练地顺利完成稿子,看到后来报纸登出来的和自己原本写的没差多少内容的时候,感到很开心。其次,我学到了一些其他很重要的知识。只要不是宅在家里,总是会学到很多东西的。和韩天出去采访的时候,喜爱摄影的他会时常会讲一些有关摄影方面的知识;跟着x老师和xx老师出去采访的时候,谨慎开车的x老师总是会让我学到一些开车的知识;去党委办公室复印材料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以及修理打印机的知识…这些社会经验的获得,无疑对我今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明确了自己以后的从业方向,就是做一名记者。在来报社实习之前,我是不太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的。虽然别人问起来,我都说"我想做记者",但是底气不足,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不擅长这门职业。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在不断地采访、写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做一名好记者。有了目标,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开始觉得未来的一切都会很顺利、很美好。实习期结束了,我的生活还在继续,对待今后的生活我会很认真很努力。感谢这一个月来,帮助过我、影响过我的"老师"们,祝你们今后工作顺利、生活幸福!